人間通訊社

2025年11月19日 星期三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教育人文 > 校園風光> 公共學習周 李慧仁談我的生命我做主

校園風光

字級

公共學習周 李慧仁談我的生命我做主

【人間社 邱乾海 苗栗報導】 2022-04-24
「我的生命-我做主」,大明社區大學公共學習周最後一堂壓軸,邀請到南華大學生死學系助理教授李慧仁,為大眾講說有關生死的各種議題,講師透過學術研究教育領域裡,和大家分享有關生命的各項故事。

李慧仁講座前特別介紹自己的成長過程,她說,自己是佛光人家屬外,結婚時婚禮還很特別的選在墓園舉行,婚禮由佛光山心定和尚主法,以及佛光人的祝福下,完成人生大事,除了婚禮特別外,目前還兼殯葬禮生司儀,人生都圍繞在生死的圈子裡。

善良的訊息可以產生美麗的水結晶,李慧仁引述《來自水的訊息》這一本書作者江本勝博士提到的,以高速攝影技術觀察水的結晶,證明帶有「善良、感謝、神聖」等美好訊息,水結晶形狀會變得很美麗,而「怨恨、痛苦、焦躁」等不良訊息時,所產生的水晶圖形就變得離散醜陋,所以「意念」是有物質能力的,善與惡會影響人體與大自然,南華大學正在推動「正念」的思維,就是要大家保有一顆美麗善良的心。

李慧仁說到生死學的核心教育,在周大觀死後他的爸爸為他成立周大觀文教基金會,而他的爸爸也說過,「我們雖然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,但我們可以豐富生命的深度」,很有意義的一句話,帶給我們大家很大的啟示作用,生命的思想、行為、習慣、性格、命運,都會影響生命的深度與否,所以我們的生命深度就看自己是否去經營做主。

李慧仁最後談到近二年的疫情以及國際間的紛爭事件,我們的生活就猶如「三界火宅」,疫情帶給我們恐懼不安,生活受到極大的限制,但我們的思維要轉向正念,感謝這疫情期間生活有所限制後,我們的身體才有機會休息,生活步調慢下來,時刻想著我們的生命我做主,這樣大家才可無恙、清涼自在的度過每一天。
12345678910第1 / 94頁
追蹤我們